
▋錢是中性的,不是壞東西
很多大人小時候都聽過一句話:「錢會讓人變壞」。
書裡的主角綺拉,也經常被爸媽這樣教。
她的家境普通,
爸媽總說「別異想天開」,
不支持她出國旅行,
甚至覺得「普通人家的孩子永遠不可能變成有錢人」。
直到有一天,
一隻會說話的狗──小狗錢錢,
出現在她的生活裡。
牠告訴綺拉:
「爸媽之所以陷入經濟困境,是因為他們小時候沒有學會理財的藝術。」
故事還有另一位角色──陶穆奶奶。
她很有錢,家裡甚至在地下室放金條和現金。
一次被偷,她卻不慌不忙,因為:
「錢會留在努力過的人身邊,用非法手段得到的人,反而更痛苦。」
書中第一個重點就是:
- 錢是中性的,不是好人就會變壞,也不是壞人就會變好
- 錢會像放大鏡,放大你原本的性格
- 人好,錢會幫你幫更多人;人壞,錢會讓你更壞
▋存錢不是為了省,是為了夢想
小狗錢錢教綺拉:
- 列出夢想清單
- 做一本夢想相冊(貼上與夢想相關的照片)
- 準備一個夢想儲蓄罐
- 寫成功日記,記下每一次為夢想努力的行動
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,
只說「想多賺一點」,但這種願望太模糊,
就像走進商店跟店員說「我想要更多東西」一樣,什麼都得不到。
夢想儲蓄罐的目的,
不是要你苦苦省錢,
而是養成量入為出的習慣。
成功日記則是讓你保持動力。
▋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方法
綺拉想要更多收入,
小狗錢錢告訴她兩個原則:
- 幫別人解決問題
- 集中在你會的、知道的、擁有的
書中還有達瑞小男孩的故事:
他從送報紙、倒垃圾、幫人看家開始,
最後寫成一本《兒童賺錢的250個主意》,
成為少年百萬富翁。
綺拉自己則用「幫鄰居遛狗」賺到第一筆錢。
小狗錢錢還教了兩個行動法則:
- 10分鐘法則:每天至少花10分鐘在對未來有意義的事上
- 72小時規則:決定要做的事,必須在72小時內行動,否則很可能永遠不做
▋別殺掉你的「會下金蛋的鵝」
綺拉的收入越來越多,
開始思考要不要花錢實現夢想。
商人朋友提醒她:
「錢就是會下金蛋的鵝,
如果一次花光,就等於殺掉了牠。」
因此,小狗錢錢建議:
- 每次收入,50%存起來、50%用來還債或花用
- 不要讓支出隨收入增加
- 花錢前先規劃,把一部分變成你的「金蛋生產機」
▋讓錢生錢的第一步
光存錢不夠,
因為通貨膨脹會讓你的錢越來越不值錢。
陶穆奶奶成立「金錢魔法師」投資俱樂部,
教孩子們兩種方法:
- 基金(風險較低,適合長期持有)
- 股票(風險高,但回報也高)
她還分享了「72法則」:
用 72 ÷ 年收益率 = 投資翻倍所需的年數。
例如年化收益率 10%,需要大約 7 年翻倍。
最後,她提醒投資心態要穩定,
因為市場就像四季,有漲就有跌。
▋結語
《小狗錢錢》教的理財觀念,任何年齡都適用:
- 錢是中性的,會放大你的性格
- 存錢是為了夢想,而不是單純省錢
- 專注在自己能做的事,賺到第一桶金
- 存一半、花一半,保護你的「金蛋鵝」
- 學會投資,讓錢自己去賺錢
這些道理看似簡單,
但真能做到的人並不多。
不論你是 12 歲還是 42 歲,
從今天開始行動,
你的財務人生就會不一樣。
—
📎 本文內容僅為個人經驗與觀點分享,無任何投資建議之意圖。
所提及之商品、工具、平台,亦無廣告或業務招攬行為。
投資有風險,交易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。